当前位置:

首页

>

新闻动态

>

视频新闻
【健康•专家访谈】“三伏天”怎么养生?听市中医院专家跟您聊保健
     主持人:今天是入伏的日子,伏天来了,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到来,前几天,我地多雨,高温潮湿。令人感到不适,这样的季节,我们中医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什么建议。今天我们请到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、副院长徐华兵,让他与我们聊“三伏天”怎么养生和保健。
    徐华兵:夏至后不久,便是伏天。三伏天,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,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、闷热的时段。“夏至三庚便数伏。”就是说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,今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,从夏至日算起,第三个带庚的日子为庚午日,对应的公历日期是7月11日,这天就成了今年入伏开始的日期。
    三伏天大致在中医学上的长夏这个季节,长夏为夏季后的一季,时值阴历六月,也就是阳历七、八月夏末秋初之时,其涵盖了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四个节气。这个时候天气闷热,阴雨不断,空气中湿度较重,所以气候特征是湿热蒸腾。而五脏中的脾位于人体中央,属土,主运化水湿,所以脾与长夏相应。但脾脏喜燥而恶湿,湿为阴邪,好伤人阳气,尤其是易伤脾阳。入伏后,由于气温升高很多人会出现身体乏力、食欲不振、体重减轻等现象,因此三伏天在古代又被人们称为“苦夏”。中医对此确实有许多注意点,包括养阳去湿等。
    主持人:您说入伏后气温升高很多人会出现身体乏力、食欲不振等现象,这主要是什么原因。
    徐华兵:这个时候天气闷热,阴雨不断,空气中湿度较重,所以气候特征是湿热蒸腾。中医认为这个季节出现了湿邪,湿邪属阴邪,性质重浊而黏滞,令人头重身困,四肢酸楚,关节酸痛、沉重、活动不利,小便混浊、大便溏泄等。湿为阴邪,留滞于脏腑经络,常常阻遏气机,使气机升降无能,损伤阳气,出现胸脘痞闷,小便短涩,大便溏而不爽等症状。湿性类水,水性趋下,且其质重浊,故湿邪有下趋之势,易于伤及人体的阴位。
    主持人:是啊,这个季节,湿度大,令人很不舒服。空调用上去湿的模式,才会感染舒服些。
    徐华兵:“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”,人伏以后多地进入桑拿模式和蒸烤模式,所以长夏也是一年“最难将息”的一段时光。“长夏苦炎炽”,这个时节人们都想着如何防暑降温,盼着来一场霖雨,“洗尽苍生炎夏苦”;盼着来一缕清风,“长夏清风秋夜月”。长夏在五脏属脾,《素问•藏气法时论》云“脾主长夏”,脾五行属土,如同中央大地运化水谷,与长夏之气相通,主气为湿。长夏时节湿热蒸腾,湿为阴邪,易伤脾阳,最易发生脾胃疾病。所以长夏时节宜以脾胃的养生保健为主,注意不要过分吃冷饮、洗冷水澡,避免冷邪人侵。在防寒凉的同时还要防暑湿,因为湿胜则阳微,居处进食都要以祛湿热养脾土为主。比如,利用空调切不可贪凉,可以用其除湿功能,将室内相对湿度调到相对干燥。
    主持人:这个季节,湿度太大,东西一放就长毛了。
    徐华兵:长夏时节由于天气闷热,空气潮湿,衣物和食品都容易返潮,甚至发霉、长毛,若穿着返潮的衣物,容易感冒或诱发关节疼痛,吃了霉烂变质的食品,就会引起胃肠炎,甚至导致中毒,所以在长夏一定要重视防止湿邪的侵袭。夏季三伏时节,由于高温、低压、高湿度的作用,人体汗液不易排出,出汗后不易被蒸发掉,因而会使人烦躁、疲倦、食欲不振,易发生胃肠炎等。
   主持人:那么概括的来说,这个炎热的季节,养生保健上有那些要点呢 
   徐华兵:总的来说,这个季节由于高温多湿的特点,中医认为要养阳防湿, 长夏养生,古人之所以提出保养阳气,关键在于暑热外蒸,汗液大泄,毛孔开放,这样机体最易受风寒湿邪侵袭。因此人们不能只顾眼前舒服,过于避热趋凉,如成天待在空调屋中、空调湿度温度过低,冷饮不忌口吃了还想吃,则导致暑热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。
    其次要防湿邪侵袭:湿为阴邪,易伤阳气,尤其是损伤脾胃阳气。在居住环境上就要切忌潮湿: “湿伤肉",即感受湿邪,易损伤人体肌肉,如常见的风湿关节炎等症。“伤于湿者,下先受之”。下,指人体下部。意谓湿邪伤人往往从人体下部开始,这是因为湿邪的形成往往与地的湿气上蒸有关。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,如常见的脚气,下肢溃疡,妇女带下等。因此,在长夏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、防潮、隔热,如果室内过于潮湿,空气污浊,不仅家具、衣物发霉、长毛而损坏,还能损伤人体阳气。
    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,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。长夏的饮食原则宜清淡,少油腻,要以温食为主,长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,不要太寒凉;亦不要吃的太多,可少食多餐。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,有食辣椒的习惯,这是因为吃辣可以促使人体排汗,另外,通过吃辣,增加食欲,可帮助消化,增加体内发热量,从而有助于防止在高温、高湿的时候,出现人们常有的消化液分泌减少、胃肠蠕动减弱的现象。
    赤日炎炎似火烧,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面,劳动、外出时,应该注意防暑。前几天有导游在外出时中暑了,就是一个不幸的例子。 
    主持人:中医非常提倡治未病,除了你上面介绍的养阳防湿以外。针对这个季节,在治未病,或者在未病先防上,可有些什么方法。
    徐华兵:在这个季节,还有一个有特色的治未病的项目。治未病,就是中医的未病先防,既病防变,瘥chài后防复,这就是冬病夏治,什么叫冬病夏治呢,早在古籍中就有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记载,“冬病夏治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,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,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,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,或重感阴寒之邪,造成一些慢性疾病。在夏季三伏时令,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,通过温补阳气、散寒祛邪、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,温阳利气,驱散内伏寒邪,以达到治疗或预防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。比如我们医院今天就是冬病夏治的日子。
    主持人:三伏天也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候,我们小时候的双抢就是这个季节。这个季节也是学生升学季,是丰收的季节。祝愿大家身体健康,学生学业进步。
作者:徐华兵 审稿人:徐华兵 发布人:余本高
上一篇 - 望江县中医医院来我院考察交流三级中医院创建等工作 下一篇 - 雷中田荣获2023年安庆市“最美医生”荣誉称号
  • ICP备案:

    皖ICP备13020610号
  • 版权所有:

    安徽省潜山市中医院
  • 地址:

    安徽省潜山市梅城镇潜阳路678号
  • 邮编:

    246300
  • 设计开发:

    安徽易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
微信公众号

智慧服务小程序